白癜风的危害《蚁人》:以小致胜,贵在用心
由漫威影业出品的最新科幻动作电影《蚁人》(Ant-Man)自10月16日在内地上映以来人气势如破竹,目前累计票房已超过5亿,在国内超级英雄粉丝群中再度掀起了一阵科幻英雄的狂热风潮!(10月30日中国青年)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卡夫卡的短篇《变形记》有一个著名的开头。而很多年以后,这个带着浓重讽刺色彩的故事,在超级英雄宇宙的巨大幻梦中再度成真。只是这一次,我们面对的不是荒诞无常的现实,而是一段拯救平凡生活的英雄之旅。
由于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关系,《蚁人》并未能全球同步上映,但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的第12部电影,同时也是第二阶段的收官作品,《蚁人》早已是未映先热,攒足了超高的人气,吊足了粉丝的胃口。
影片沿袭了超级英雄电影剧情俗套的一贯作风。故事内容浅显,一度锒铛入狱的落魄男人,为争取探视女儿而重蹈偷窃的覆辙,在偷了生化学家汉克·皮姆博士发明的蚁人战服后,拥有了自由收缩身体大小的超能力。一心只想回归平凡生活的他,最终也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超级英雄身份。在汉克·皮姆博士的指导和帮助下,踏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
故事源起一个游走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种种遭遇让影片看起来是一个悲剧的开端。而随着剧情的不断延展,不出意料的影片逐步告别了悲剧的开端,渐渐转向了喜剧的模式。通篇而论,该片很好地完成了一部超级英雄的爆米花喜剧电影的一切使命。人物设定夺人眼球,一个从小人物成长到超级英雄的转变过程,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的角色代入感非常强的。而有着丰富喜剧表演经历的男主角保罗·路德,在影片中的表现绝对算得上“惊艳”,他将各色笑料淋漓地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毫无违和,让整部影片的喜剧效果陡增。
笑点的设置能够看到创作者的用心,自然而不做作。发生在微观世界里的打斗场面,以蚂蚁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诠释日常,即使不去向未知的新世界求索创新,也充满了新奇的趣味。片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漫威宇宙中第一次描写的父女之情,感情戏份的加入为一贯俗套的超级英雄电影加分不少。主人公想要回到女儿的身边、参与女儿的生活。这样平凡的愿望,却是支撑着这位父亲一步步踏上超级英雄之路的最重要的意义。
“蚁人”以小博大,虽没有其他超级英雄的天赋、财富、能力,却凭着自己对女儿的爱毅然走上了英雄之路。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拯救世界;从头到尾,他只是在用尽全力,希望回归最平凡的人生。当小人物被迫卷入大世界的洪流,自然可以选择躲进小楼不闻世事,但心存的那点英雄情结,那一份对平常生活的珍惜,将一个平凡人,甚至是失意者推向了创造奇迹的旅途。
个人英雄主义大行其道的美国电影市场,将狂风肆无忌惮地刮向全世界。而在经历了一部接一部的好莱坞超级英雄巨制的洗礼,再加之两部英雄大杂烩“复联”的串接,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在中国也确实站稳了自己的脚跟,有了十足庞大的群众基础。不管中国的观众是否能够打心眼里信服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超级英雄的故事都能吸引一票拥趸为之疯狂。不可否认,“蚁人”有别于其他的超级英雄,更加贴近平常百姓,脱下战衣的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想要归于平静的平凡人。在超级英雄的电影里有绚丽的特效,恢弘的故事背景不足为奇,有别于其他影片的一贯套路才是完胜的关键,虽然《蚁人》还是难逃剧情俗套之嫌,但创作过程中的用心,与融入情感的创新都是其不同于其他同类影片,甚至是高于其他的关键。
电影故事中的超级英雄常有,怎样的超级英雄有观众缘,怎样的超级英雄能够脱颖而出?这就需要电影人去用心思考。中国的超级英雄影片仍处在无头苍蝇乱撞的阶段,还是那么low,那么无从下咽,这时需要有心之人去学习借鉴一下别人的用心与创新,或许会有所突破。
文/刘正中(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