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刘女士起床后突然感觉左眼被一团黑影遮住视线,来院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医生问刘女士:“为什么病情医院呢?”刘女士一脸茫然道:“我平常看东西都挺清晰,只是这段时间才觉得看不清。从没想过自己会得糖尿病,还会影响到眼睛。”
由于发现较晚、病情严重,刘女士左眼视力最终未能保住,几近失明。
如果刘女士能早点做眼底检查,结果就不会这样!
现实生活中和刘女士情况相似的例子非常多,因此,有糖尿病记得要定期检查眼底,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机制很复杂,目前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吸烟,而遗传因素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另外,缺乏及时的眼底检查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非增殖性糖网:微血管阻塞、微血管瘤、出血、静脉扩张,以及*斑水肿,甚至影响视力。增殖性糖网:新生血管、大量玻璃体出血、眼内纤维化、视网膜脱离,以及其他并发症,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致盲:视神经萎缩,视网膜严重缺血、坏死,造成严重后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防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主要包括3种:1、激光光凝术;2、玻璃体切割术;3、药物治疗。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底病专家表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并没有什么症状,很多人不知道,导致错过*金治疗期。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防可控,阻止它发生发展,减少失明风险,重在预防,强调早期干预。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尽早筑起6道防线
1
严格控制血糖
血糖高或血糖波动太大,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会越大,会直接造成动脉血管损伤。降血糖治疗除了饮食及运动外,药物治疗也很重要,记得要用药物控制好血糖,防止血糖波动。
2
严格控制血压
血压升高可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当高血压得到控制时,荧光渗漏将显着减轻,故应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控制血压。
3
严格控制血脂
对于血脂偏高和视网膜*斑区,及其周围有环形硬性渗出的糖尿病患者,应摄取低脂饮食,并应用降血脂药物。
4
积极改善微循环
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就是微血管病变,也就是微循环障碍。只有改善微循环才能有效阻止、甚至逆转微血管进一步病变,减少微血管瘤形成及破裂出血,防止出现渗出及新生血管等病变。
5
避免剧烈运动
应避免短跑、对抗性球类运动、举重、潜水等运动方式,以免加重眼底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风险。
6
不抽烟少喝酒
吸烟、饮酒都会引发和加重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硬化、痉挛及血管内压力增高,从而加重视网膜缺血、缺氧,加速视网膜病变进展。
得了糖尿病何时检查眼睛?
1型糖尿病患者在被确诊5年后进行眼底检查,并且应每年随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被确诊后即需要进行眼底检查,每年随诊。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早期进行眼底检查,没有严重视网膜病变和轻度或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每3-12个月随诊,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甚至更糟糕者应在1-3个月随诊。对于不同类型糖尿病,筛查视网膜病变以及随诊时间安排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在咫尺你还在无视它的存在吗?
糖尿病公益筛查活动
为挽救已出现视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视力情况,帮那些还未出现眼病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做到提前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糖尿病公益筛查月”已经启动,糖尿病患者到院即可享受眼健康公益筛查。
时间
年11月14日-12月13日
(不包括周日)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00
地址
厦门市厦禾路号
(思北院区)1号楼5楼7号诊室
厦门市湖里区五通西路号
(五缘院区)3号楼1楼眼健康管理中心
公益筛查项目
查视力+裂隙灯+非接触眼压+电脑验光+免散瞳眼底照相双眼+医生讲解
温馨提醒:请提前一天拨打-进行预约,到院出示医保卡(用于核实身份)、糖尿病诊断单。
文/排版:小雅图:图虫网/摄图网“糖尿病容易引起什么眼病?”(欢迎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呦!)在看≥20,留言前1名可获精美礼品在看≥40,留言前2名可获精美礼品在看≥60,留言前3名可获精美礼品“在看”数越多中奖人数越多哦~(本期送出以下礼品)获奖公布时间
年11月28日
这个“视力杀手”专挑早产宝宝下手
家有“糖”人,小心这种致盲眼病盯上你
视力急剧下降至0.4,治疗后视力0.8
有疑问,点此咨询/看懂了,点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