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眼压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掌控时机精准出手参天刀客秘籍之晶状体脱 [复制链接]

1#

晶状体脱位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分为不全性晶状体脱位和完全性晶状体脱位,无论哪一种晶状体脱位都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伤害,引起诸多眼部并发症,完全性晶状体脱位比不全性晶状体脱位更加严重。造成晶状体脱位的原因有很多,患者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为使广大眼科刀客积累更多处理晶状体脱位的手术经验,参天刀客秘籍第五篇整合了多位眼科名家在晶状体脱位的处理时机以及处理方法方面的“武功心得”,以飨同道。

时机、平衡和稳定——晶状体半脱位的处理与抉择

医院

申屠形超教授

申屠教授通过精彩的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视频演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成人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基本操作,尤其是以晶状体中心撕囊、彻底水分离和水分层、低流量低灌注低负压超乳、选择球面人工晶状体(IOL)等关键操作,展示了申屠教授在白内障摘除联合囊袋张力环缝线固定手术上的丰富经验(图1)。图1.晶状体半脱位的处理方法随后,申屠教授通过儿童晶状体半脱位病例演示,阐述了如何选择儿童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时机:因白内障造成屈光介质混浊者方可选择手术治疗,因晶状体源性的屈光不正则予以配镜或弱视训练治疗,申屠教授强调时机、平衡和稳定是晶状体半脱位处理与抉择的关键。

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睫状体分离(房角漏)的

手术处理

复旦医院

蒋永祥教授

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或者晶状体不全脱位,常由外伤引起,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应尽快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从外路进入,手术创伤大、疗效不确切,而且还要行白内障等手术。蒋永祥教授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即应用改良囊袋张力环(modifiedcapsulartensionring,MCTR)睫状沟内顶压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或晶状体不全脱位。

手术技术:

(1)超声乳化白内障及皮质吸除,黏弹剂充填,囊袋内植入折叠IOL,清除IOL后的黏弹剂;

(2)将带10-0聚丙烯缝线的双弯针固定在MCTR的固定钩上,植入MCTR于睫状沟,并调整其位置,使固定钩位于睫状体分离中点位置;

(3)缝线固定于角膜缘1.5mm处巩膜,连续往返巩膜层间4次,拉紧缝线,使MCTR确切内顶压睫状体分离处;

(4)吸除黏弹剂,平衡盐溶液形成前房,切口水密,确认无渗漏。

MCTR睫状沟内顶压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时治疗睫状体分离和白内障等,可避免二次手术对眼部的伤害。与传统的睫状体外路显微缝合术相比,MCTR睫状沟植入内顶压,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微小,术后恢复更快,手术费用更少。对于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睫状体分离的患者,MCTR睫状沟植入术可在不破坏滤过泡功能的前提下发挥内顶压的作用,完成对睫状体分离的修复,是最佳的手术适应证。此外,与囊袋张力环相比,MCTR的固定钩经术者调整缝线的松紧度并行巩膜层间缝合固定后可发挥更稳定的作用,且钩子固定处的局部可产生炎症反应,有利于分离的睫状体愈合。相比于超声乳化手术,MCTR睫状沟内顶压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还是较复杂,手术时间长,结膜角膜创伤大,抗炎药物使用时间久,所以蒋教授在总结中提到,该手术方法术源性干眼发生率高,术后要注意眼表修复,建议使用0.3%玻璃酸钠或者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进行滴眼以保护眼表。

脱位人工晶状体的处理

复旦大医院

姜春晖教授

IOL脱位的发生一般在0.2%-3%之间,其基本的治疗方法在于置换、复位。其中GaborSG首先报道的术式“巩膜内固定术”最为广泛接受。

姜教授指出,两个襻置于巩膜层间决定了IOL的位置,在手术中只要遵循“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三点决定一个平面”这个道理,就可以稳固后房IOL轴向位置,减少晶状体脱位的发生。

随后,姜教授带来了一例IOL脱位患者的手术视频(图2),针对该患者重新在眼内进行缝合操作,对IOL进行再固定。这种术式虽然对手术技巧要求高,但是损伤小,有满意的预后效果,角膜内皮丢失率也较低。

图2.IOL脱位患者的手术处理

结语

晶状体脱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后续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伤害,本篇参天刀客奉上晶状体脱位处理秘籍,望天下刀者笑纳!后续还有更多参天刀客秘籍奉上,望君不要错过。

更多手术专场精彩回顾

请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