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睡眠好处多
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动之一。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有了充足的睡眠,我们才能打起精神迎接第二天的学习;有了充足的睡眠,才能让身心进行休息;有了充足的睡眠,我们才能快乐健康成长。
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器官组织尚未成熟,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容易产生疲劳,免疫力较低,容易患病,因此,每天应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满足身体健康以及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伴随着课外辅导班的增多、电子产品的普及,现阶段的不少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根本得不到保障。针对外在因素影响学生睡眠问题,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
为了让孩子们意识到睡眠的意义和重要性,5月28日下午,蓝城小学利用班会课对孩子们进行了专题教育。老师们首先在班级里进行了睡眠时间的调查,然后从良好睡眠的重大意义、不良睡眠带来的危害、如何拥有优质的睡眠以及警惕睡眠的四大误区四个方面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让孩子们对每天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一、良好睡眠的重大意义
养生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三事中睡眠第一。
睡眠对脑部、身体各种功能都很重要。
良好睡眠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
二、不良睡眠带来的危害
学生睡眠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对保障充足睡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选择最佳睡眠时间
临床上认为成年人最科学睡眠时间是晚上10点(最晚不要超过11点)至早晨6—7点。
小孩最好在晚上8:30之前睡觉,因为长身体时生物钟的需要。
老年人应该在晚上9:00—10:00之间睡觉比较好。
四、采用最佳睡眠姿势
睡眠姿势主要采取仰卧、右侧卧。
固定一种卧姿不舒服时可以翻转身体,这样不但可以舒筋活血,有利于健康,还有助于促进入睡。
对患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宜仰卧,以免产生胸闷、憋气。
不提倡俯卧,会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对老年人更不宜。
五、保证每天午睡半小时
午睡最佳入睡时间:13点。以15—30分钟最恰当,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时间太长,醒来后会感到轻微头痛和全身无力,而且也不容易醒。
饭后不急于午睡。
不要趴着午睡。会造成眼压过高,使视力受到损害,并使眼球胀大、眼轴增长,形成亮度近视,容易增加青光眼发病率,还会延边成局部性神经麻痹或使脸部变形。
六、警惕睡眠四大误区
认为没睡够的觉可以补回来:长时间的补觉会造成正常的生物钟紊乱,将直接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应。
睡得越多,死得越快:将死亡率单纯和睡眠时间联系起来,缺乏科学依据。
智商高的人睡眠少:临床上没有智商和睡眠时间之间的关联研究。
采用“分段式睡眠法”可以使人们睡得更少却能保持精力充沛:分段睡眠会破坏睡眠规律,影响大脑休息。
相信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孩子都能更好地得到休息,都能有更充沛的体力,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