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至12日是第15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重视青光眼随访,防止视功能损伤”。上期文章详细科普了青光眼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发病?本期文章将介绍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
视力下降来就诊
已是青光眼晚期
“吴医生,我现在该怎么办呀?视力差了这么多,以后怎么办呀?”
39岁的程先生(化名)最近因为双眼视力下降、看东西模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就诊。青光眼专科吴炜主任医师检查发现,程先生眼压升高至35mmHg,正常值是10~21mmHg,且视野有明显缺损,属于视神经萎缩,也就是青光眼晚期。
“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的,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等出现视力下降、视野医院,其实已经有些晚了,视神经损伤不能恢复。”吴炜主任解释道。
得知这个结果,程先生瞬间焦虑起来,他觉得自己年纪还轻,平常眼睛视力都很好,怎么突然就得了青光眼这个怪毛病,视力还恢复不了。
“青光眼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症状,患者自己是很难发现有这个疾病的。现在重要的是要积极配合治疗,让视力不再继续下降……”吴炜主任安抚程先生的情绪。
“沉默的视力小偷”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位致盲眼病、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由于青光眼是悄悄发生的,早期症状隐匿,患者难以察觉,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等到视力下降再就诊,后果往往是不可逆的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因而青光眼又被称为“沉默的视力小偷”。
那么,如何让患者尽可能早发现青光眼,避免视力受损?
吴炜主任表示,体检的时候多问医生一句话,能帮助筛查青光眼。
体检发现杯盘比扩大
查出早期青光眼
30岁的刘先生(化名)就是在体检后来眼科进一步检查,发现早期青光眼的。
刘先生年初体检,做眼科检查时查出“杯盘比扩大”,体检医生建议他到眼科排查一下是不是青光眼。
杯盘比是青光眼的一个重要检查指标,正常杯盘比约0.2-0.4,超过0.5就要警惕青光眼的可能。
刘先生遵医嘱来到眼科就诊,综合各项检查,视力是1.0,眼压处于正常范围,但杯盘比有0.7,视野也有缺损,属于早期的开角型青光眼。
面对这个结果,刘先生很吃惊,“青光眼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么,我这么年轻,视力好,眼睛也没有不舒服,怎么也会有?”
吴炜主任追问得知,刘先生以前做过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偶尔会感觉鼻根部酸胀。
吴主任解释,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有一过性鼻根部酸胀、虹视(看灯光时会有彩虹样光环),通常休息后可以缓解。
刘先生做过近视激光手术,角膜变薄了,导致测出的眼压数值比实际低,从而掩盖了眼压升高的事实,临床上更难发现。当然,青光眼的诊断不能单看眼压或者杯盘比,要结合各项检查指标综合判断。
与程先生相比,刘先生是幸运的,通过体检,在视力还没有下降之前发现了青光眼,及时进行治疗,避免了视力的丧失。
体检时多问一句
“我的眼底好不好,杯盘比大不大?”
过去很多人认为青光眼是老年人才会有的疾病,其实不然。
“青光眼有年轻化的趋势:现在有些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情绪比较紧张,容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容易诱发青光眼;有些年轻人有高度近视,本身就是青光眼高危因素;还有人些是有家族史。门诊中20-40岁的青光眼患者很常见。”吴炜主任介绍,一些年轻人有青光眼,但因为早期没有症状,所以没有就医,很多是体检中发现的。
现在很多企业和单位都为员工提供一年一次的体检福利,吴主任提醒大家:体检的时候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