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眼压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孩子近视,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下篇 [复制链接]

1#

孩子如需配戴眼镜,在配戴方法上是“需要时戴”好,还是“一直配戴”好?

近视发生后应该坚持按需配戴眼镜,而不是摘摘戴戴的,坚持配戴眼镜近视发展的速度要比时戴时不戴眼镜的近视发展速度慢。因为时戴时不戴眼镜的话会加重眼睛的疲劳而加重近视的发展。

角膜塑形镜在近视治疗中意义和效果有多大?

配戴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所有近视防控手段中最有效的,可以暂时性的减低近视度数,通过一晚上的配戴以后第二天白天不用戴眼镜,但是这个不是最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的进展。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小孩子度数每年增长度,正确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增长的度数有可能降低为每年增长5-50度,甚至有的孩子度数不再增长,需要重视的是,配戴角膜塑形镜最重要的是保证配戴的卫生,保证安全。

遗传因素跟近视相关度高不高?散光遗传比例大,还是近视遗传比例大?

遗传因素与近视相关度是高的,尤其是高度近视。单方或双方父母为高度近视的,孩子近视的风险也相对更高,近视遗传度高达50%-90%。散光也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但是散光的遗传性要比近视弱。

怎样预防从假性近视到真性近视,从低度近视到高度近视?

近视是不能治愈的,预防及控制近视发展应该从小做起,从早做起,每天户外运动小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及延缓近视发展,在孩子的生活及学习中,需要规范用眼,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随着孩子学习压力的增大,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用眼问题,一定要适时休息、远眺,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一旦发生近视,医院验光。正确配戴眼镜或角膜塑形镜都可以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孩子近视后,需要立即配镜吗?还是必须到一定度数才需要配镜?

当孩子成为了真性近视后,很多家长不喜欢给孩子配戴眼镜,甚至觉得眼镜越戴度数越高,觉得眼镜戴上就摘不掉了,而真正摘不掉的不是眼镜,是近视。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大于75度的低度近视已经可以对视力造成很明显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戴镜,孩子的近视反而会越来越深,甚至出现弱视、斜视等问题。配医院和医疗机构验配。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

首先要做早的预测

确定是否是近视眼的高危人群

父母亲有高度近视

那么自己更需要在平时注重自己的用眼习惯

如果没有

也需要做到自己平时用眼行为的监管

比如不能持续近距离的看书、电脑、手机

远离,高度近视

按照我国所处的社会阶段,预防近视的技术、知识并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父母预防近视的意识,对近视的深度了解。近视是一种疾病,高度近视更是威胁重大,一旦孩子患上真性近视,便再也无法回头了!孩子还小,不懂趋利避害,作为父母,有责任给孩子一个清晰未来!

能做的就是预防,未近视时提前发现近视的趋势,而《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档案》的建立则为预防近视提供第一把大关!

建立眼健康档案的好处

一、及早发现屈光异常,如高度远视、近视、散光、弱视等。

二、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有眼疾。需检查眼位,晶状体及眼底等情况,相当于给婴幼儿的眼睛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

三、早干预,这是建立《视力健康管理档案》的主要目的。

如何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

建立《视力健康管理档案》的主要对象是3-1岁的儿童,可以从儿童进入幼儿园开始。眼健康档案主要内容是记录裸眼视力、近视力和较佳矫正视力。通常在孩子寒暑假各进行1次医学验光,记录屈光度。同时测量角膜曲率、屈光度、单眼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眼压、眼底等眼参数。

视觉中最重要的检测指标便是屈光状态,人眼的屈光状态都是出生时是远视,然后向正视发展,不同年龄有其相对固定的屈光状态,如果发育过快,将来可能出现近视,如果发育过慢,将来可能出现弱视或远视。

眼科专家提示

医院为孩子建立一个动态更新的视力档案,动态监测视觉发育变化,别让孩子的视力就此输在起跑线上。

对于已经进入近视的孩子应该启动近视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流程。进入中高度近视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必须时刻警惕近视三大失明性并发症,即视网膜脱离,开角型青光眼和近视性*斑病变。

如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