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童朝晖。受访者供图。
中央指导组专家、呼吸感染与危重症专家童朝晖认为,特效药和疫苗尚无法指望,及早插管、综合治疗、密切监护与精细护理是降低新冠重症患者病亡率的根本
文
记者萧辉
作为国内顶级的呼吸感染与危重症专家,54医院副院长童朝晖1月18日来汉,被任命为中央指导组和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一直在武汉和周边县市巡查指导新冠危重症患者救治。17年前,童朝晖就在抗击SARS中临危受命成为隔离病房主任,收治的多名SARS患者无一例死亡。之后作为重症应急专家,他被派到全国各地参与H5N1、H1N1、H7N9、青海鼠疫、央视火灾等危重症患者抢救。近年他带领朝阳呼吸团队创造几个第一:年发现北京市第1例H5N1禽流感患者,年诊治了北京市第一例H7H9患者,年8月20日发现了北京市第1例H5N6禽流感,年11月11日发现近年以来北京市两例鼠疫。这次在抵达武汉的第三天,童朝晖就在自己笔记本上写下积极有创插管和增派危重症医生护士这两个工作要点,这两点都成为整个抗疫战役中的关键一笔。来汉两个月后,随着疫情平稳向好,童朝晖等国家专家的任务落在重点指导几家集中医院降低病亡率上。他一般上午到医院中法院区,下午回到武汉会议中心,参加国家卫建委组织专家和一线医生参加的死亡病例讨论会。从3月中旬以来,他们已经连续开了将近20天这样的讨论会,主管医生们将此前一天去世的患者病历详细汇报,专家们针对患者病情演变和对应治疗方案进行提问和讨论,从中找到可以改善的细节、总结新冠危重症患者施治抢救的规律。4月4日,在参加讨论会之前,童朝晖接受了财新记者的采访。武汉的新冠病例单日死亡人数从上百人降低到两位数,再到一位数,这一天已经减少到3人。离开北京已经两个半月的童朝晖说,回家的时间不远了。……
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