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脉络膜裂孔引发的脉络膜上腔硅油(SO)异位,会产生低眼压,导致硅油依赖。上海交通医院眼科朱冬青教授、周激波教授团队用一真实的病例阐述了一项新的技术:清除SO后使用羊膜移植修补脉络膜裂孔,并发表在ActaOphthalmologica(IF3.)上。
眼球破了
一名56岁男性车祸后右眼视力丧失,因眼球破裂急诊行巩膜修补术。20天后检查发现:右眼无光感,左眼20/50,双眼眼压11mmHg/12mmHg。右眼前房积血,B超提示视网膜下出血,脉络膜脱离,遂行PPV(经睫状体平坦部玻切术)手术及硅油填充。
脉络膜穿孔了
术后4周,出现PVR并复发视网膜脱离。右眼视力为手动,IOP为6mmHg。再次行视网膜复位术,术中发现颞侧周边无视网膜区一3.5mm*4mm脉络膜裂孔,脉络膜上腔硅油图A。
巩膜外压迫使脉络膜上腔硅油溢出。烧灼孔的内缘和与孔对应的巩膜内壁,使形成创面。气液交换后,将生物羊膜从角膜缘切口导入眼内,通过脉络膜裂孔进入脉络膜上腔,像塞子一样堵住裂孔。玻璃体腔内的羊膜展开覆盖孔边,最后填充硅油。
好了
术后3个月,视网膜和脉络膜复位,孔腔封闭,此时羊膜塞已经纤维血管化。眼压稳定在10mmHg,取出硅油,(图B)。
术后3月硅油取出后,B超显示脉络膜复位,原孔腔处出现连续性回声(图C)。
术后6月随访:右眼视力稳定在20/,IOP为12mmHg。
羊膜塞真可以?
羊膜移植在治疗眼表疾病中使用的越来越多,原因在于角膜上皮细胞可以在移植的羊膜上生长、迁移、附着。脉络膜组织拥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因此其有可能让移植组织来修补孔腔。生物相容性的羊膜塞入脉络膜孔腔,可以提供支架并促进形成胶原组织和血管化。术后3月发现羊膜血管化,说明组织再生已完成。
目前,周教授成功完成了2例手术,脉络膜孔腔的大小和位置也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我们也还未进行羊膜塞的长期随访研究。尽管有以上限制,羊膜塞修补脉络膜孔腔技术,依旧为治疗脉络膜上腔硅油、低眼压,保留可能失去的眼球创造了机会。
此病例让我们看到了羊膜移植的巨大潜力,原来不仅可以用于眼表疾病,还能像塞子一样治疗眼底疾病!
朱冬青,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师从许迅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上海医学会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委员。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眼科工作,主要从事眼外伤和玻璃体视网膜专业。
周激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眼科副主任。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师从瞿佳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中华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视光学组委员、上海眼科学分会视光和屈光手术学组副组长、中国眼科医师协会摄影书画分会委员。主要从事角膜和晶状体屈光手术。
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