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眼压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需要药物治疗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忌食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46404.html

答: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药物治疗!

为了减少人们对高尿酸血症的认知误区,现代医学科学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称为一种常见的生化异常,而不是一种疾病。

有多常见呢?有报道,20%-25%的成年男性测定血尿酸时会监测到高尿酸血症。

当存在持续高尿酸血症但又没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病如痛风、尿酸性肾病等的症状和体征时,我们称之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临床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持续高尿酸血症没有症状,也不会发生痛风、痛风石、急性或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或者尿酸性肾结石。

大多数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无需药物治疗

尽管有很多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病等有关,但因果关系不确定,二者很可能只是伴随关系。

我们需要做的是一旦发现高尿酸血症,应该不放过这个机会,顺藤摸瓜,通过这个线索找出其背后隐藏的疾病或者是存在某些疾病的高风险因素,而不是单纯去用药降低尿酸。

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这种情况下,单纯降尿酸并无获益,有时甚至还会带来一些伤害。

也就是说,高尿酸血症很可能是这些疾病或高风险因素的伴随信号,而不是真正的致病元凶。

所以诊治的重点是通过发现高尿酸血症找出致病元凶,治疗其根底病,比如积极地控制血压、血糖、体重、肾病、心血管病比单纯用药降低血尿酸更有意义。

再举个例子,比如一会儿贼在偷东西,高尿酸就是个放风的,真正作案的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那仨杀人不眨眼的罪魁祸首,咱不能只抓个放风的就草草地把案子结了,否则会掩盖背后真正的罪犯。

当然,也不是所有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都不需要治疗。

以下两种情况下需要药物治疗

第一类是有可识别的尿酸盐相关疾病(尽管很少见)且发生复发性尿石病或尿路梗阻的风险较高的患者。

这种情况建议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包括按需使用别嘌醇等),目的是使血尿酸水平降至μmol/L。

第二类是尿酸特别高的患者;

什么算是特别高呢?男性血尿酸水平持续超过μmol/L或者女性血尿酸水平持续超过μmol/L则属于严重高尿酸。

尽管可能还是没症状,但发生痛风、痛风石、高尿酸肾损害风险明显增高,对此类情况也建议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血尿酸水平(证据级别2C,注意A级最高,B级次之,C级较弱,D级最弱,本条建议的证据级别并不高)。

比如首先尝试低嘌呤(会分解产生尿酸)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如果低嘌呤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不能使血尿酸降至μmol/L,则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别嘌醇等药物治疗。

但对于合并晚期心力衰竭的尿酸会显著升高的情况,国际指南通常不建议予以治疗。

一些需要治疗的特殊情况

对于存在溶瘤综合征或具有相关风险的患者,则需要根据危险程度分级来确定相应的预防治疗方案。

对于每日尿液尿酸排泄量超过mg且因持续性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而接受评估的患者,建议采取措施以降低尿液尿酸水平(证据级别2C)。

此时,首先应尝试限制膳食嘌呤的摄入。

如果膳食限制不能使尿酸排泄量减至mg/d,建议给予补液和碱化尿液,或补液并使用别嘌醇减少尿酸生成,并调整别嘌醇的剂量使尿酸排泄量降至mg/d。

警惕不痛的痛风石

慢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可发生痛风石,通常见于有痛风发作史的患者。

但要警惕的是,高尿酸血症老年人以及因其他原因正在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即使没有痛风发作史也可发生痛风石。

注意识别可以纠正的高风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加重以及痛风发生几率升高的危险因素包括:

①大量饮酒(特别是啤酒和白酒]);

②摄入大量肉类和海鲜;

③使用某些药物(比如最常见的利尿剂等);

④高血压以及肥胖等。

希望本篇能够帮助有高尿酸血症的朋友摆脱困惑,至少不要盲目用药治疗。

李学刚

相信科学,保卫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