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眼压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春期孩子面对学业压力急得大吼大叫,这一 [复制链接]

1#

最近网络的一个流行语是“内卷”,连学校的孩子,也被“卷”入了“*备竞赛”,孩子强大的压力背后是父母更强大的焦虑。

虽然知道《小舍得》里“田雨岚”式的父母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但是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颜子悠”式的牛娃。

毕竟我们处在一个“教育焦虑”的大环境下,还有别的选择吗?

我在“亲密之旅”的培训师立平身上听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他的孩子凯荣在去年申请美国的学校。凯荣常常处在焦虑、无力之中。外在的疫情、丝毫不减的教育焦虑更加重了这个家庭的压力。

但是爸爸和妈妈努力地——在孩子的眼中看来——“不做什么”,给了孩子很大的空间和鼓励。

今年凯荣被美国的惠顿学院录取,回顾这一段艰难的旅程,看到父母的“不做什么”,其实是做了很多。

全家一起疏导情绪、相互安慰,让危机成为相互理解、彼此成全的转机。

——亲密之旅培训师顾海燕

年立平一家与新萍在北京的合影

凯荣:我以为父母没有为我做什么,才发现他们为“不做什么”做了很多努力

我今年18岁,去年刚刚结束了一段申请美国大学的难忘旅程。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一直是一个人在家里孤身奋战,没有老师的督促,也没有同学的陪伴。

我的爸爸妈妈并非不给我支持,但是每次和他们聊,我都觉得没什么实际的作用。

他们除了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对我说:“我特别懂你现在的感受,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之外,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

我仍然必须独自一人在面对申请的挑战。

申请的截止日期只有一个月了,我知道必须要马上开始准备,但是我完全没有开始的动力。

如果用一个图像语言的话,就像是一个摔断了腿的人孤零零地躺在地上,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站起来。

我连续好多天什么都不愿意做。每次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想着一天天逼近的截止日期,我内心的焦虑和内疚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涌出来,很焦虑、自责,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那种强大的情绪几乎要把我逼疯了。

很多时候。我实在忍受不了,会一个人在房间里接近歇斯底里地大吼大叫,发试图发泄一下内心堆积如山的情绪。

幸运的是在我作文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在截止日期前两周开始准备我的申请文书。

虽然我的状态不好,但也还是能坚持着,并且成功地在截止日期前两天提交了申请。

但是我每次回忆起这段时间,仍然觉得特别不舒服。

直到有一天,父母参加“亲密之旅”亲子关系的直播,他们把写好的稿子发给我,征求我的意见时,我突然被点亮了。

我之前一直以为他们在我准备申请的过程中什么都没有做,但是看了分享稿我才发现,原来他们做了这么多的努力。

我看到在我大吼大叫,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不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有很多的焦虑,感觉很受伤。

为了不让他们的情绪影响我,他们不断地安抚自己,疏导自己的情绪。

我突然又想起来,以前每次我父母看到我没有认真学习,都会非常生气地指责我。

但是在今年申请的时候,我很多次跟他们抱怨,并且直接告诉他们,我整天什么事都没有做,他们却没有给我任何指责,反而给了我很多理解的安慰。

我想他们在听我抱怨的时候,内心一定很焦虑吧。但是他们却理解我,信任我,给我时间和空间,对我没有任何的催促与指责。

想到这里,那种孤*奋战的感觉就突然没有了。

看到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我,我就觉得很感动、很被爱。

谢谢爸爸妈妈。

立平:本来害怕听到孩子哭的我,再也不逃避了

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除了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儿子凯荣独自一人预备大学申请,更是有极大的压力和困难。

记得*博士在“做情感训练型父母”的专题训练营中讲到,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智商已经发育得很好了,但是情感脑的发育不完全,搞不定自己的情绪,情绪容易大起大落。

*博士的这个提醒给了我们很大的安慰和提醒,帮助我们在凯荣情绪很激昂的时候,学习接纳他、安慰他,而不是我们自己也跟着掉进情绪陷井里。

*博士还告诉我们说,父母最好的陪伴是不带焦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