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调查显示:中国有76%的家长认为孩子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
执笔:王艳微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除了饮食,宝宝的睡眠问题也一直是父母们的烦恼事,尤其对于一些新手妈妈来说,哄娃睡觉感觉比登天还难。
然而生活中,有些看似为娃好的哄睡方式实则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不仅让他们身体发育受到限制,还会伤娃大脑。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四种哄睡方式,正在伤害孩子脑发育
1、一醒就继续哄睡
有些家长看到宝宝有什么动静,比如动一动四肢或睁开眼发一会呆等,就会很紧张地去哄,但这其实是关心则乱。
事实上,宝宝这个时候并不需要去哄睡,如果他们没有主动寻找妈妈,说明还没睡足,那么宝妈只要保持安静即可,让其自己重新入睡。若是父母轻易哄反而会打乱睡眠规律,中断他们进入深度睡眠。
2、边吃奶边睡
有些宝妈为了方便省事,就会让孩子一边吃奶一边睡觉,殊不知这会让孩子养成奶睡的习惯。
但若是长期如此,不仅会让孩子形成不喝奶不睡觉的习惯,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喂养时间不规律造成孩子肠胃功能紊乱以及影响口腔发育,甚至还提高了宝宝睡觉时呼吸不畅,或是窒息的风险。
3、拍打、摇晃哄睡
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长喜欢采用的哄睡方法,一边摇晃一边拍打孩子的背部,但其实这种哄睡方式并不利于宝宝的成长。
宝宝脑部没有发育成熟,一旦摇晃幅度太大,动作过于猛烈会使大脑颅内晃动,很容易让其脑部组织受到刺激,从而引起头疼的后遗症,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颅内出血等危险,尤其是对于不到10个月的婴幼儿来说,危险更大。
4、趴着俯睡
相信父母都发现孩子喜欢趴着睡觉,但其实这种睡觉方式很容易使口鼻等呼吸器官被堵塞,从而导致孩子呼吸不畅、大脑供氧不足,引发窒息危险。
其次,趴睡的姿势也会压到眼球,造成眼压升高,在孩子醒来时导致视线模糊等,还会压迫肠胃等消化器官,造成消化不良。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采用趴着俯睡的姿势。
有时候,孩子躺在床上一个多小时了,也依旧不肯闭上眼睛沉入梦乡。因此,如何让孩子乖乖睡觉成了很多父母面对的难题。
教你三招,孩子睡的香身体也健康
1、睡前小故事
孩子在睡前,妈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确实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不仅能让孩子乖乖躺在床上进入睡眠,还能增加起科普知识。
根据美国儿科研究证明:学龄前(3~6岁)的孩子,每晚入睡前能否听到父母讲故事,将会直接影响他们上学后的表现。
儿童科普绘本图书亲子阅读幼儿早教认知启蒙读物幼儿园书籍小牛顿科学馆宝宝漫画睡前故事书一年级淘宝月销量¥29.9¥60购买这套睡前故事书不仅能帮助妈妈哄睡孩子,还能培养起好奇心,满足其求知欲,增长他们的见识。
绘本共有十大科学主题:
《美丽的星空》:天空中为什么会有星星,星星也有名字吗?在父母的朗读下和孩子一起了解更多关于星星的故事,探索宇宙的奥秘。
《万能的电》:电除了照明、做饭,还有那些作用了,让孩子了解更多关于电的用途以及它的危害,学会正确用电。
《水的旅行》:小小的水滴从小小的溪流成为河流、成为长江、最终汇入大海,让孩子了解水的变化以及它的用途。
《我是天气预报员》:燕子飞低预示着快要下雨,那你知道为什么吗?了解燕子飞低时要下雨的原因,做天气预报员。
《树妈妈的衣服》:树妈妈的衣服可神奇了,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颜色,让孩子知道树叶在四季中的变化以及原因。
还有《大海里的动物》、《有袋子的拳击手》、《我的恐龙朋友》、《呀,地震了》、《宇宙有多大》,在这里幸运姐就不一一列举了,宝妈可以买回家和孩子慢慢阅读。
绘本全套10册,是由专业团队打造,内容严谨,而且主题鲜明,色彩饱满绚丽,还采用环保油墨印刷,安全无异味,宝妈可以放心购买。
2、睡眠也要有仪式感
当到了入睡时间时,家长就要给孩子发出入睡“信号”了,用满满的仪式感暗示宝宝睡觉,比如睡觉前刷牙、洗脸,营造一个安静昏暗的环境,还能唱一首摇篮曲等。
其次,一定还要给孩子换上吸水性强的干爽纸尿裤,防止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3、睡前别让宝宝玩太疯
在宝宝临睡前,家长要尽量别让孩子玩一些运动量大的游戏,这样只会让他们的大脑依旧处于亢奋的状态,从而很难到了睡觉时间乖乖入睡。
在睡觉前,父母可以放一首轻松、柔和的音乐渐渐让孩子的精神放松下来,做好睡前准备后,当困意来袭时,基本就能安静入睡,而且睡的更香,身体发育也会更健康。